混合云是最近两年云计算行业最炙手可热的概念,阿里云这样的行业巨头也开始布局、投资私有云领域,显然是瞄准了庞大的混合云市场。
虽然目前行业内对于混合云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定义,但IDC在最近发布的报告中对云部署模式从新进行了一次定义,包含两种或以上模式的即可被称为混合云:
但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所说的混合云是指公有云+自营私有云的IT架构。
众所周知,在安全性方面,私有云是完全碾压公有云的存在,而公有云的计算资源又是私有云无法企及的。在这种矛与盾的情况下,混合云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既可以利用私有云的安全,将内部重要数据保存在本地数据中心;同时也可以使用公有云的计算资源,提升需要快速响应、伸缩性大的非核心业务的效率。
既然聊到混合云,很显然目标一定是金融、政府、医疗或者相对成熟的大型企业。在5月23日英特尔举办的“云游日”CIO讨论会上,金融、政府、医疗等行业的CIO们,就混合云在业务中的实践情况作了分享。
保险行业的混合云实践
大童保险销售公司总裁助理张宏坤指出,从保险行业整体来看基本都在使用混合云的架构。
他指出,保险公司将业务分为两大类:稳态业务和敏态业务。在稳态业务方面,基于数据安全性的考虑,都会选择IDC(自建和租赁)的私有云的解决方案。而敏态业务面向客户需要快速响应,且在不同的时间区间内需求波动很大,一般选择公有云中金融云的解决方案。
另外对于最近三年出现的新兴保险公司,均直接租赁阿里云或腾讯云服务,根据监管合规要求,一般会采用物理隔离处理,这与私有云托管的做法有些类似。
砥砺前行的医疗云
而与保险相关的医疗行业(公立医疗机构)中,对于云的使用情况就不是很乐观。目前的医疗云就是把HIS中的非结构化的医疗影像数据放到云上,降低医院的存储成本。但与云计算或者说混合云的最终形态还相距甚远,原因在于:
对于云计算还处于一种感性的认识阶段,缺乏理性的认知,而且缺少一个长期可执行的云迁移规划。
数据安全问题,首先医疗数据属于国家资源,医院也没有权利将所有数据全都放在云上。另外,不同类型的医院涉及的数据敏感程度也不同,比如传染病医院的数据敏感程度就要比一般的医院高,一旦泄露会给社会造成巨大影响。
专业人员匮乏:许多医院的IT团队人员紧张,往往只有20-30人,相比保险行业动辄成百上千人技术团队相形见绌。
使用场景,虽然大家都有上云的愿望,也愿意拥抱云,但对于云在医疗行业中的使用场景还不十分明确,需要一个既懂云计算技术又懂医疗场景的人来做,否则1+1的结果必定小于2。
虽然可能医院的一些网站或者APP使用了云的架构,但在整体信息化的场景中还是很小的一个部分。
可见,目前医院对云的使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但从英特尔“云游日”CIO讨论会上的结果来看,大家还是希望拥抱云的,不过现在的情况是虽然张开了双臂,但仍握着拳头,无法放开的去拥抱云计算。
混合云助力中国制造2025
另外,IDC高级研究经理赵潇,以长安汽车为例,分享了混合云在制造业的应用实践。
长安汽车从2013年开始规划上云有业务,之所以做出转型是因为:
外部客户对个性化和敏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市场反应速度必须大幅提升,并快速响应各种服务。
只有将传统IT架构向云端迁移,才能结合其他新兴技术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灵活性。
而企业内部也提出要求:供应链、研发、销售等内部业务流程和效率须尽快提升。
IT基础设施的弹性和可用性要提供。
传统基础建设的冗余和备份大量消耗运营成本。
因此,传统架构不但影响内外部客户的满意程度,而且无法适应现有的市场需求和环境。针对如此情况,长安汽车从一开始就确定了混合云的部署模式,将设计敏感商业数据的内部应用、对性能要求加高的研发系统以及对安全和可用性较高的生产系统放在私有云上。将面向客户端的服务如车联网、导航、电商、车载娱乐等对外业务放在公有云上。
当然混合云架构只是长安汽车的混合云规划的一个环节,长安汽车还希望通过自己的云架构,形成包括供应商、合作伙伴、客户在内的业务生态。
正式由于架构上的改变,长安汽车基于混合云平台利用大数据进行业务创新,通过分析消费者的性别、地域、收入水平、动力喜好、外观数据的分析对用进行画像,有针对性的进行研发和销售,到去年末长安汽车已经销售了3000多台定制车辆。此外还通过分析来自云端的数据来提供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和服务,并对竞品进行对比和分析。
目前长安汽车已经基本完成云计算IaaS层面的部署、管理和运营,之后会推进PaaS和SaaS更宽和更深层次的应用,提升大数据挖掘和应用能力。此外所有业务逐步向云千亿,所有业务团队也要基于新业务和新架构转型,提高云的服务能力,围绕价值链再造汽车业务生态。
从上面列举的保险、医疗、制造业的情况来看,类似政府、医疗机构牵扯国计民生,受到法律法规政策的约束,选择的余地较小,虽然金融行业、制造行业对于数据安全要求也很高,但商业化程度更高,对于新技术拥抱也就更快。
英特尔的混合云实践
那么作为本次云游活动的主办方,传统的IT巨头英特尔在混合云这件事上是怎么做的呢?
英特尔IT一共有超过10万多个员工,分布在全球49个国家,150多个办公室。IT员工占全公司的5%左右,超过5700名的IT员工主要分布在25个全球的站点。
英特尔IT的员工主要是负责58个数据中心的维护和支持,这些数据中心里面包括超过18万多台的服务器。
2000年英特尔的虚拟化率只有12%,到2010年云计算的兴起,英特尔的数据中心有42%的服务器都进行了虚拟化。2016年及置换,虚拟化率会超过85%,也就是说我们有超过85%的服务可能会部署在云环境当中,不管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
英特尔IT高级软件工程师单徐梅告诉36氪,英特尔IT对云的理解可以用下面六条概括一下:
1.按需自助服务,我们现在搭建云平台,根据用户需求,比如用户需要多少个CPU、多少存储、多大的网络带宽,可以根据他的需要我们来创建自己的虚拟环境,来为自己的服务进行搭建环境。
2.要求云环境随时随地可访问,不管用户设备的尺寸和性能如何,我们希望用户始终能够访问我们的云资源。
3.资源集合的属性,我们把英特尔IT所有存储网络、计算资源作为一个池化的分布,有新的用户请求进来我们分配给相应的资源给当前的用户,当用户不需要这个资源的化,我们回收资源。当有新用户进来的时候,我们会把资源再分给下一个用户。
4.弹性云,因为我们在IT环境中部署一些业务的话,对弹性的要求非常高,我们希望云环境有伸缩性,当服务有爆发点的时候,希望云环境能够把资源配置跟上,当业务访问量没有这么高的时候,可以把这些资源撤销回来,以节约成本。
5.可管制的服务,无论是云的管理员还是云的用户,都能随时知道我的资源使用率,以便对我的资源做更好的规划以及优化。
6.多租户共享的模型,这个模型在云计算当中用的特别广泛,云计算特性之一,多个用户可以并行使用云计算的资源,这个资源之间的信息是相互隔离的,可以充分保护信息的隐私安全和数据安全。
单徐梅指出,由于IT人员对私有云的掌控性和定制性更高,因此英特尔现在有超过85%的IT服务都运行在私有云上。
而公有云目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互通性。比如我们有一个服务实例是运行在私有云的,另外一个服务实例运行在公有云,这两个实例之间的交互、迁移都比较困难。此外公有云API的开放性存在一定问题,我们调用公有云接口还会遇到一些困难。
不过考虑到地域、扩容能力、高可用性等情况,英特尔仍有15%的应用会部署在公有云的环境中。
单徐梅还列举了一个英特尔使用公有云的实例:
英特尔某服务部门希望将四个应用部署到云服务中心,但在应用部署的区域恰好没有英特尔自己的数据中心。由于考虑该部门服务、数据安全性不是很高,就推荐其部署在公有云的环境中,这样既能够达到用户访问的实时性也可以保证其服务在云环境中运行。
另外,产品研发部门他们的服务可能需要某个特定型号的GPU支持,但英特尔的数据中心恰好没有这个型号的GPU,于是在资讯其他云服务商之后,他们可以提供对应的支持,于是就推荐该部门选择公有云服务。据悉,英特尔近期会发布一个针对混合云的白皮书。
小结
虽然云受到许多行业的追捧,但应该看到,目前在传统行业无论是私有云还是公有云的部署仍停留在非核心业务层面。如果云化是企业、政府、公共机构的IT演化的必然之路,那么通过混合云的模式,规模化的企业可以全程参与自身云战略从早期规划设计、到中期部署迁移、再到后期运维管理的完整生命周期,并摸索出适合自身和其所在行业的经验,与行业互通有无,形成最佳实践。